有漏洞?9人开29家网店骗取200多万元津贴

网上售卖的商品,头一天卖价为数万元,第二天却低至百元。因商家设置的“价格保护”机制,不到半年时间,网购平台就支付了200多万元的津贴。警方调查发现,涉案商家背后是一个诈骗团伙,买方卖方都是该团伙成员。6月20日,上游新闻(报料邮箱:[email protected])记者从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了解到,目前该团伙9名成员均因涉嫌诈骗罪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嫌疑人在网店上设置了价格保护,用于骗取津贴。图片来源/上海浦东警方

2024年4月1日,某网购平台公司工作人员在对公司数据分析时发现,2023年10月以来,有数十家网店存在出售商品价格浮动异常的情况,前一天万元的商品,第二天却低至百元。无一例外,这些商品都设定了“价格保护”。即该商品在售出后一周内如出现降价情况,消费者可向平台提出退还差价申请。

而平台为了提升消费者售后体验,会由系统自动审核要素,只要符合要求的申请,平台会同时进行向消费者垫付差价和向商家收取相关款项的自动化流程操作。据此,工作人员推断是有人故意利用此机制漏洞,骗取平台“价格保护”津贴。粗略统计后,发现该情况集中于数十家新开的网店,在短短一个多月期间,涉及金额已上百万元。

警方调查发现,涉案网店的商品发货后,不过几分钟买家就会立即确认收货,异于常理。而第二天,商品价格还会大幅下降,买家则会立即提起价格保护申请。随即,警方对这些网店的登记地址及相关银行资金流水情况进行研判分析,确定该团伙人员潜藏于上海之外的地区。

该团伙骗取平台津贴200多万元。图片来源/上海浦东警方

5月28日凌晨,浦东警方在上海之外抓获以刘某为首的9名犯罪嫌疑人,捣毁了该诈骗团伙的全链条运营网。到案后,主要犯罪嫌疑人刘某供述,其于2023年10月,在购物过程中发现了该平台的价格保护机制,多次尝试后,发现该机制并非人工审核、且存在漏洞,于是组织同乡的另外8人一同操作。

他们先后通过购买营业执照、法人材料信息,开设了29家非本人名下的网店,后又购买他人网购平台的账号进行“自卖自买”的虚假交易,以此骗取平台垫付的“价格保护”津贴。而当平台向店铺索取相应款项时,犯罪团伙早已将商铺绑定的银行卡内资金提现,缴纳1000元保证金的店铺随后被弃用。经查,该团伙利用该平台漏洞非法牟利200余万元。

浦东公安分局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公安处副大队长劳珺表示:“本案中刘某等人利用其长期从事电商的经验,掌握到网购平台系统会自动垫赔客户退款申请这一漏洞,大量开设平台商铺进行虚假交易,并通过迅速降价方式骗取平台价保津贴,其诈骗的主观故意和恶意非常明显,该行为已构成诈骗罪。”

目前,刘某等9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诈骗罪均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吃瓜网

9名嫌疑人被抓获。   图片来源/上海浦东警方

四川鼎尺律师事务所胡磊律师向上游新闻记者介绍,根据警方通报的案情,上述人员的行为已经构成典型的诈骗犯罪。“相关人员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网购平台的保价条款机制漏洞,在获取了平台垫付的补贴之后。通过跑路的形式规避赔偿责任,人为造成平台方的损失,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胡磊律师介绍,本案的诈骗金额已经达到了刑法中“数额特别巨大”的量刑情节,相关人员可能会被追究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法律责任。

胡磊律师认为,相关人员的犯罪行为十分“直白”,技术含量小,利用的就是相关购物平台的机制漏洞,“我们不仅要谴责相关违法人员的犯罪行为,同时购物平台在遭受了如此大的经济损失之后,也应该全面检视自己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加强人工审核,避免类似诈骗行为再次发生。”胡磊说。